星期日, 11月 20, 2011

跑酷.我的城市嬉遊記 My Playground

【關於跑酷Parkour】
跑酷(法語:Parkour,有時簡寫為PK,又稱為「城市疾走」)是以日常生活的環境(多為城市)為運動的場所,常被歸類為一種極限運動。它並沒有既定規則,做這項運動的人只是將各種日常設施當作障礙物或輔助,在其間迅速跑跳穿行。
運動是由法國的大衛•貝爾(David Belle)所創立,他認為能使人利用自身的本能,通過運動來增強身心對緊急情況的應變能力,這點和武術近似。不同之處是武術旨在格鬥反擊,而跑酷旨在緊急脫逃。跑酷不只是對身體有利,對思想也很重要,在練習時要非常專注,而能會讓人漸漸明白怎麼克服自己的恐懼和加強克服困難的能力,瞭解人是能不斷提升自己和突破障礙。

~~~~~~~~~~~~~~~~~~~~~~~~~~~~~~~~~~~~~~~~~~~~~~~~~~~~~~~~~~~~~~


城市的使用率,身為在台灣長大的我們似乎很少在思考這個問題,尤其是在台北.我們喜歡建公園,喜歡規畫綠地,喜歡裝置藝術,但這似乎都只能看,而不能用.什麼叫作"用",在這部紀錄片中提供了另一種的思維模式-Parkour.



片子的一開始就帶我們進入位於丹麥哥根哈根的這個山形住宅中,一個當地的跑酷團隊正從山形住宅最高點開始往下疾走,又跑又跳,又翻又滾,跑到別人家的庭院,又馬上跳離,(這在台灣大概會引起很大的議論吧),這就是跑酷!!

整部的紀錄片除了在介紹跑酷這個運動之外,我認為更多的是在說明跑酷這個運動其實是在跟城市對話的一個過程,建築師設計建築師有他設計的思維,除了藝術價值之外,實用性還有跟人的互動也佔了很大的部份.

但是"實用性"這塊的思考方向是以什麼為準?因為路上有劃線,所以人們在走路時候會沿著線去行走,因為地上有建築物,所以人們走路時會繞過建築物去行走.我們的生活,說起來很自在,但其實很大的部份是被別人的思維所侷限住的,我想,跑酷這個運動提供給我們或是建築師們的就是"實用性"這個定義應該是需要被重新詮釋的,牆的設計除了是拿來遮醜或是擋住外來者之外,其實可以在上頭跑、跳甚至是翻過去呀!

小時候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在成長的過程中漸漸會被教導的愈來愈一致化,就像一本思考使用手冊一樣,雖然大家還是會有所不同,但都還是脫離不出手冊的大綱之中,跑酷這個運動,除了是運動之外,我更喜歡的是他突破既有的思考方向,告訴我們其實線是可以隨便跨的,牆不是拿來擋的,而是用來跳,用來翻的.

記錄片的最後,丹麥在城市之中打造了一個純為跑酷運動練習的一個公園,當然立意並不是要將玩家們限制在那公園之中,主要是將那裡當成一個基礎的練習場,玩家們在那裡練習,畢竟是比在城市之中跑跳來的安全,有意思的是,當地政府在建造這個公園的時候,是找了跑酷的玩家來參與設計的,因為只有他們知道要蓋什麼設備才是他們需要的!!而這個時候總是不免拿台灣來比較,我們的政府除了要預算,消化預算,剪剪彩之外,什麼時候才有真正有創意而不止是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呀???



沒有留言: